但有人却花了比三峡大坝多20倍的价格,不仅将沙漠变废为宝,还种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。
中国,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有261.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存在着荒漠化问题。
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,荒漠化问题严重,也就意味着沙尘天气会频繁发生,我国部分地区,多年来,深受沙尘暴和沙尘污染,过的苦不堪言。
20世纪初,生活在荒漠边缘的人们如同在黄沙中筑巢。沙子不仅占据了凳子、灶台,甚至渗透到吃饭的碗里、被窝里,乃至顽皮的钻进了头发缝隙。
沙尘污染时,即便是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也难以幸免,遭受了来自荒漠的不可避免的打击。
虽然我国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逐年下降,但其发生的强度逐渐升级,范围也逐渐扩大。
经过9年,台湾历史上最强沙尘侵袭,使得高达508米的101大楼淹没在浓雾中,全台湾空气微粒悬浮数值超过100,达到不良状态。
这一景象预示着我国荒漠化问题的严峻。尽管沙尘天气次数减少,但其对经济和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却不断增大。
2021年一季度,沙尘天气导致大陆区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0万,路面能见度低导致的道路事故频发,连霍高速成为沙尘天气下多次追尾事故的发生地。
为了改善荒漠生存环境,人们开始在荒漠地带种植防风固沙的树木。然而,早期的荒漠还未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,每一棵树苗的生存成本高达数百元。
这一方法固若金汤,树苗虽然被护住,却存活率极低,几十棵下都难有一棵存活。
企业家们认识到,治沙必须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进行,光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。这种新型的治沙方式不仅能够防风固沙,还能够充分利用阳光资源进行发电。
这种“治沙、光伏、生态、产业”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成为了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。在这个新的治沙时代,企业家们投入了巨资建设光伏发电站,努力将黄沙变为金沙。
光伏发电技术的诞生源于“光生伏特效应”,这一奇迹始于1954年,由美国两名科学家首次成功制造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,从而开启了利用太阳能转化电能的光伏发电技术的时代。
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、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,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,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。通俗易懂地说,就是通过太阳能发电,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利用。
在20世纪70年代,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,传统燃料能源供不应求,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。为改善能源危机,人们开始寻找可持续再生的新能源,而太阳能、水能和风能成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。
太阳能在日照充足的荒漠地带表现得尤为突出。在那里,太阳能不仅是最好的可再生能源,而且具有广泛分布和充足的特点。这使得太阳能成为治理荒漠、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。
太阳能光伏板可以铺设在荒漠地表,发挥其强大的发电潜力。著名企业家王传福曾提到,只需铺设1%的沙漠面积光伏板,就足以满足全国的用电需求。
考虑到中国有着14亿人口,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6372亿千瓦,这一技术的潜力不可小觑。
环保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。在21世纪后,由于科技发展,大气层遭受破坏,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。太阳能作为绿色环保的新兴能源备受瞩目。太阳能资源丰富、分布广泛,相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,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。
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仅能满足能源需求,还是一种环保资源。在沙漠地区,太阳能发电不仅能治理荒漠,还能充分利用干旱、高温的天候条件,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逐渐普及,人们逐渐发现这一技术带来的好处不仅仅停留在发电方面,更是在全方位带动着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。
作为发展中国家,中国长期依赖煤电作为主要能源,但受限于有限的煤矿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,人们开始寻找替代方案。
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成本的下降,光伏发电成为可持续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,逐渐取代传统的煤电。
在沙漠地带,利用太阳能发电时,如何保护太阳能板免受沙尘覆盖成为一个关键问题。
光伏发电基地的管理人员定期使用水清理太阳能板,同时将冲洗太阳能板时产生的水资源二次利用,供给板间种植的绿植。这一板上发电、板间种植的模式,不仅保证了光伏发电效益,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。
为了防止板间种植的绿植过度生长影响太阳能板吸收阳光,人们引入了家禽养殖,以人为干预的方式维持生态平衡。
这一生态系统的构建,不仅提高了光伏发电的可持续性,还吸引了更多企业家投身中国的荒漠化管理。
在中国的荒漠化治理工作中,光伏发电技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通过治理项目,截至2019年,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,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显著。
光伏发电技术的引入,让荒漠地区实现了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中国一直以来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,而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,太阳能发电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2022年底,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计划,将在西北荒漠地区建设总装机容量达4.5亿千瓦的风电光伏基地。
这一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震惊,因为它相当于三峡大坝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倍。
当这一基地建成时,我国的可用能源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。这一举措不仅为能源供应提供了巨大的潜力,还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了可能性。
光伏发电的优势不仅在于能源产出,还在于其多功能性。除了防风、锁水、治沙等环境效益外,光伏发电站还具有旅游和商业价值。例如,在达拉特旗光伏基地,一座由19.6万块光伏板拼成的“骏马图”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。
这一独特设计使其成为知名的旅游胜地和网红打卡点,为光伏发电站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。
太阳能光伏的各种应用为行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,也为中国实现工业转型升级、调整能源结构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、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中国的全方位发展源于科学家的头脑,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坚持。科技创新推动着国家的繁荣,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引人瞩目的成就。
从太阳能光伏领域的蓬勃发展,到清洁能源项目的宏大规划,每一步都凝聚了人们的智慧和努力。
无论是科研领域的探索,还是基层百姓的奋斗,每个人都为中国的崛起贡献着力量。
在全球舞台上,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